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技术
声明:您必须遵守我们的协议,如果您下载了该资源行为将被视为对《电天下账号管理规范》全部内容的认可,本网站资源来自原创,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举报本资源,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技术
文本预览
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技术
国家电网公司
2014年07月目 录
1、背景及意义
2、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导则
3、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技术规范
4、智能变电站预制光缆技术规范
5、智能变电站预制电缆技术规范
6、智能变电站通用设计技术原则1、背景及意义工作依据: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关于开展标准配送式智能
变电站建设工作的通知》 :
(基建技术〔2013〕11号)
2013年,创新变电站工程建设模式,开展标准配送式智能
变电站建设,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全面提
升电网建设能力。目的和意义:
深化智能变电站技术。实现高级应用功能实用化、模块
化、标准化,有效支撑“调控一体、运维一体”,提升
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水平,提升安全稳定供电能力。
集成应用成熟适用新技术、深化标准化建设。创新实现
二次系统设备集成、“即插即用”、建构筑物预制技术
等,形成各专业标准化技术方案,提升节能节资环保水
平。目的和意义:
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实现初步设计、设备采购
、施工图设计、土建施工、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等环节
有效衔接,提高变电站建设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和建设效
率。
全面提高电网设计建设能力。形成系列技术标准、设计
规范、设备规范、工程典型设计,进一步提高公司工程
设计和建设能力。主要技术原则:
标准化设计
(1)应用通用设计、 通用设备。 全面实现设备型式、
回路接线、 土建设计标准化, 形成施工图深度通用设计
成果。
(2)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 二次设备间采用标准化连接
, 实现二次接线“即插即用” 。
(3)支撑“大运行、 大检修”,实现信息统一采集、
综合分析、 智能报警、 按需传送。 实现顺序控制等高
级应用功能模块化、标准化、 定制化。主要技术原则:
工厂化加工
(1)建、 构筑物主要构件, 采用工厂预制结构型式。
(2)保护、 通信、 监控等二次设备, 按电气功能单元
采用“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 舱内接线及单体设备
调试均在工厂内完成。
(3)一、 二次集成设备最大程度实现工厂内规模生产、
集成调试。主要技术原则:
装配式建设
(1)建、 构筑物采用装配式结构, 减少现场“湿作业
”,实现环保施工, 提高施工效率。
(2)采用通用设备基础, 统一基础尺寸, 采用标准化定
型钢模浇制混凝土, 提高工艺水平。
(3)推进现场机械化施工, 减少劳动力投入, 降低现
场安全风险, 提高工程质量。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装配式建筑物
研究确定各类型变电站建筑物的装配范围(包括配电间、
继电器室、主控通信室、生产综合楼等)。研究各类建筑
物的结构型式、装配形式、材料选择、工艺配合等。 统
筹考虑不同变电站类型、电压等级、运行环境,研究装配
建筑物标准化实现方式。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装配式构筑物
研究确定各类型变电站构筑物装配范围(包括构支架、围
墙、防火墙、电缆沟、设备基础等)。统筹考虑各变电站
类型、运行环境,研究各类构筑物结构型式、装配形式、
材料选择、工艺配合等。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信息一体化及高级应用
分析“大运行、 大检修” 对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需求
,研究一体化监控系统站控层优化整合方案, 实现信息
统一采集、综合分析、 智能报警、 按需传送。 研究高
级应用实施方案, 实现高级应用功能模块化、 标准化、
定制化。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二次系统信息模型通用设计
分析设计、 制造、 调试、 维护等不同业务需求, 研究
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信息模型的标准化设计和检验方法,
研制相关检测工具。 研究信息模型版本建立、 管理和追
溯方法, 建立全网统一的变电站二次系统信息模型标准
数据库。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
根据智能变电站通用设计二次系统配置, 研究不同类型
变电站“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 应用方案。 研究“预
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 典型配置方案。 研究预制舱的结
构型式、技术要求以及与外部连接的“即插即用”技术。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二次设备“即插即用”
研究二次设备间预制光缆的选型方案、 预制光缆和光纤
连接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缆布线敷设方案。 研究一次
设备本体与二次智能控制柜间采用航空插头的可行性、
航空插头的选型方案、性能要求及控制电缆敷设方案。工程试点:
共计30座试点工程,第一批5座,第二批9座,第三批16座
。覆盖通用设计110kV~220kV各典型模块。第一批试点工
国家电网公司
2014年07月目 录
1、背景及意义
2、标准配送式智能变电站建设技术导则
3、预制舱式二次组合设备技术规范
4、智能变电站预制光缆技术规范
5、智能变电站预制电缆技术规范
6、智能变电站通用设计技术原则1、背景及意义工作依据: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部关于开展标准配送式智能
变电站建设工作的通知》 :
(基建技术〔2013〕11号)
2013年,创新变电站工程建设模式,开展标准配送式智能
变电站建设,推行“标准化设计、模块化建设”,全面提
升电网建设能力。目的和意义:
深化智能变电站技术。实现高级应用功能实用化、模块
化、标准化,有效支撑“调控一体、运维一体”,提升
变电站智能化技术水平,提升安全稳定供电能力。
集成应用成熟适用新技术、深化标准化建设。创新实现
二次系统设备集成、“即插即用”、建构筑物预制技术
等,形成各专业标准化技术方案,提升节能节资环保水
平。目的和意义:
提高智能变电站建设效率。实现初步设计、设备采购
、施工图设计、土建施工、安装调试、生产运行等环节
有效衔接,提高变电站建设全过程精益化管理和建设效
率。
全面提高电网设计建设能力。形成系列技术标准、设计
规范、设备规范、工程典型设计,进一步提高公司工程
设计和建设能力。主要技术原则:
标准化设计
(1)应用通用设计、 通用设备。 全面实现设备型式、
回路接线、 土建设计标准化, 形成施工图深度通用设计
成果。
(2)一次设备与二次设备、 二次设备间采用标准化连接
, 实现二次接线“即插即用” 。
(3)支撑“大运行、 大检修”,实现信息统一采集、
综合分析、 智能报警、 按需传送。 实现顺序控制等高
级应用功能模块化、标准化、 定制化。主要技术原则:
工厂化加工
(1)建、 构筑物主要构件, 采用工厂预制结构型式。
(2)保护、 通信、 监控等二次设备, 按电气功能单元
采用“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 舱内接线及单体设备
调试均在工厂内完成。
(3)一、 二次集成设备最大程度实现工厂内规模生产、
集成调试。主要技术原则:
装配式建设
(1)建、 构筑物采用装配式结构, 减少现场“湿作业
”,实现环保施工, 提高施工效率。
(2)采用通用设备基础, 统一基础尺寸, 采用标准化定
型钢模浇制混凝土, 提高工艺水平。
(3)推进现场机械化施工, 减少劳动力投入, 降低现
场安全风险, 提高工程质量。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装配式建筑物
研究确定各类型变电站建筑物的装配范围(包括配电间、
继电器室、主控通信室、生产综合楼等)。研究各类建筑
物的结构型式、装配形式、材料选择、工艺配合等。 统
筹考虑不同变电站类型、电压等级、运行环境,研究装配
建筑物标准化实现方式。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装配式构筑物
研究确定各类型变电站构筑物装配范围(包括构支架、围
墙、防火墙、电缆沟、设备基础等)。统筹考虑各变电站
类型、运行环境,研究各类构筑物结构型式、装配形式、
材料选择、工艺配合等。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信息一体化及高级应用
分析“大运行、 大检修” 对智能变电站信息一体化需求
,研究一体化监控系统站控层优化整合方案, 实现信息
统一采集、综合分析、 智能报警、 按需传送。 研究高
级应用实施方案, 实现高级应用功能模块化、 标准化、
定制化。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二次系统信息模型通用设计
分析设计、 制造、 调试、 维护等不同业务需求, 研究
不同电压等级变电站信息模型的标准化设计和检验方法,
研制相关检测工具。 研究信息模型版本建立、 管理和追
溯方法, 建立全网统一的变电站二次系统信息模型标准
数据库。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
根据智能变电站通用设计二次系统配置, 研究不同类型
变电站“预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 应用方案。 研究“预
制舱式组合二次设备” 典型配置方案。 研究预制舱的结
构型式、技术要求以及与外部连接的“即插即用”技术。重点技术研究专项:
二次设备“即插即用”
研究二次设备间预制光缆的选型方案、 预制光缆和光纤
连接器的主要技术指标、 光缆布线敷设方案。 研究一次
设备本体与二次智能控制柜间采用航空插头的可行性、
航空插头的选型方案、性能要求及控制电缆敷设方案。工程试点:
共计30座试点工程,第一批5座,第二批9座,第三批16座
。覆盖通用设计110kV~220kV各典型模块。第一批试点工
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技术的相关资源推荐
作者相关作品
排名
昵称
瓦特值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