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and Recommendation
Use DX2 for Component Selection
Community
A professional platform for electrical automation practitioners to learn and communicate.
一、导读 今天本篇文章通过对变频器的控制来分享模拟量如何使用。变频器调速主要是控制变频器输出电源的频率,变频器频率的控制方式主要有变频器操作面板给定方式、变频器上的端子控制方式(多段速)、通过通信的方式(如PLC与变频器的Modbus通信)、外部电位器方式(PLC可以输出模拟量信号到变频器)等多种方式,相对来说模拟量调速方式较为简单,且相比于多段速来说具有更广的速度调节范围,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案例来说清楚PLC如何通过模拟量输出对变频器调速。 二、案例描述 【案例】当温度大于60度时,变频器以45HZ的频率运行,当温度在4060度时,变频器以30HZ运行。当文档小于30度时,变频器以20HZ频率运行,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为0到10V,检测温度为0到150度,变频器频率通过模拟量给定,信号为0到10V。 三、案例分析 根据案例要求描述,通过采集到的温度大小来决定给定变频器运行频率的多少,所以在PLC的硬件选配上,需要有一路模拟量的输入和一路模拟的输出,因此在本项目中我们选择一个西门子S7-200SMART(ST20)的PLC和一个AM03(2AI/1AO)的模拟量输出模块。 1、温度采集 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的采集,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010V ,检测温度范围0150度,模拟量输入通道对温度检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0到10V进行离散化处理为0到27648的数字量存储到模拟量输入通道地址中(如AIW16),因此实际对应关系为027648对应0150度,然后使用西门子提供的模拟量换算库指令,S_ITR指令,可换算出实际温度值,程序如下所示: 2、变频器频率控制 变频器的频率需要通过模拟量输出来控制,通过对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可设置模拟量信号0到10V对应变频器的频率为0到50HZ(或其他上下限频率也可),模拟量输出通道作用可以把给入到模拟量输入通道地址中(如AQW16)的0到27648的数值,转换为0到10V的信号由模拟量模块输出通道输出到变频器的模拟量信号接收到。变频器根据模拟量信号输入端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大小来决定变频器当前要运行的频率。所以最终设定一个050HZ范围的频率,通过PLC程序换算为027648的数字量。可通过西门子的模拟量换算库中的指令S_RTI来完成换算。 模拟量应用场景描述和详细换算描述可再找找相关资料学习和了解下。 四、案例的实施 1、接线描述 本案例中接线图如下所示,变频器的运行命令由变频器的面板来实现启停控制,运行频率通过模拟量的输出信号进行给定。 2、参数设置 变频器参数主要设置变频器的频率给定方式,运行命令的给定方式,模拟输入信号的类型及标定等等,根据变频器的说明书进行参数设置,本案例中变频器为海普蒙特的HD09变频器,参数设置如下所示: 3、控制程序设计 首先,在PLC的系统块中对输入和输出通道进行组态,输入通道组态为信号类型为电压,范围为±10V的输入信号,输出通道同样把输出信号类型组态为电压输出(0到10V),组态完后编写控制程序,这里把整个电机控制作为一个带参数的子程序来实现。新建一个子程序,命名为“Drive_Control”,并定义该子程序的接口区,如下图所示: 使用接口区定义的形参编写程序,程序如下图所示: 在主程序中调用Drive_Control子程序,并对该子程序的形式参数赋实参,程序如下图: 转自:工控论坛公众号
2025-04-16 13:46:35
0 152 0
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息与自动化公司”),作为金川集团在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进程中的关键布局,承载着专业赋能产业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信息与自动化公司精准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全力构建 “金川数智” 生态圈,以 “金川方案” 为客户排忧解难,用 “金川贡献” 推动行业前行。 信息与自动化公司秉持 “根植金川、服务有色” 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了丰富且先进的数智产品序列,涵盖智能低压固定分隔式开关柜、智能低压抽出式开关柜等智能电气产品,自动化系统控制柜,视觉终端以及特色仪表设备等,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先进适用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并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是冶金行业内值得信赖的数智化合作伙伴。 在追求数智化升级的征程中,信息与自动化公司与利驰软件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利驰软件凭借其领先的数字线束制造方案,为金川数智智能电气产品的迭代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双方将共同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典范。 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利驰软件助力信息与自动化公司优化设计生产流程、迈向数字制造的卓越实践! 一、提升效率,流程优化 利驰软件通过创新的流程设计,实现柜体制作与线束仿真并行作业。客户在柜体制作与装配过程中,即可同步开展线束仿真,并进行线束预制。待柜体元件装配完毕,可直接进行上柜接线,这一优化举措大幅缩短了生产交付周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时间优势。 二、线束仿真,精准模拟 借助 SuperHarness-3D 三维软件强大的功能,只需将柜体模型和电气数据导入其中,通过简单的放置元器件和路径绘制操作,便能实现 1∶1 精准仿真实际线长。这种高度精准的模拟,有效避免了传统线束制作过程中的误差,确保每一根线束都符合实际需求,为后续的生产环节提供了可靠保障。 固定分隔柜样例 三、线束预制,高效便捷 线长输出,无缝对接:SuperHarness-3D软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直接生成下线机能够识别的表格,下线设备依据此表格即可进行下线,并同步完成线号管的预套以及端子的压接工作,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无缝对接,极大提高了线束预制的效率与准确性。 钉板图预制,规范有序:软件生成的钉板图,为导线的预制提供了清晰、规范的操作指引。工人只需按照钉板图的指示,将下好的导线进行有序预制,确保了线束制作过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有效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率。 四、上柜接线,安全高效 工装接线,解决空间难题:针对固定分隔柜柜内操作空间狭小的难题,金川自动化公司先将柜内线在工装平台上进行制作,有效避免了在狭小空间内操作的不便,提高了接线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上柜接线,确保安装质量:完成工装接线后,将制作好的柜内线安装到柜子上,再进行其他导线的连接。这一有条不紊的接线流程,确保了整个接线过程的质量可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五、总结,成果斐然 通过借助 SuperHarness-3D 软件开展的仿真模拟与流程优化,金川自动化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显著收益: 1、线束加工流程得以精简,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减轻,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与生产效率。 2、线束提前预制,使得生产周期缩短了 50%,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项目整体工期显著缩短,不仅降低了项目成本,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4、材料统计精确无误,企业能够更加合理地采购和使用材料,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利驰软件与信息与自动化公司的战略合作,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数智化转型实践,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在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共进,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2025-04-16 12:56:46
0 41 0
Trending experts
Pay attention to electrical experts and get more quality content in time
电气成套牛人    配电设计软件牛人   
电气成套牛人   
电气成套牛人   
成套报价软件牛人   
电气成套牛人   
Leadsoft Webinars
Quality Courses,Easily to Get Progress
报价 设计 智能识图 数字线束 数字母排 数据管理 生产管理 行业知识 数字营销 查看更多

Leadsoft has been trusted by many customers

Here are some typical customers

Blogroll: Leadsoft
利驰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Contact us
官方公众号
400-6699-000 工作日 9:00-17:00
利驰数字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VIP
问答
客服
反馈
赚钱
电气成套牛人
电气成套牛人
电气成套牛人
成套报价软件牛人
电气成套牛人
数字线束软件牛人
自动化牛人
数字线束软件牛人
数字线束软件牛人
电气成套牛人
Latest Recommended Hot
一、导读 今天本篇文章通过对变频器的控制来分享模拟量如何使用。变频器调速主要是控制变频器输出电源的频率,变频器频率的控制方式主要有变频器操作面板给定方式、变频器上的端子控制方式(多段速)、通过通信的方式(如PLC与变频器的Modbus通信)、外部电位器方式(PLC可以输出模拟量信号到变频器)等多种方式,相对来说模拟量调速方式较为简单,且相比于多段速来说具有更广的速度调节范围,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简单案例来说清楚PLC如何通过模拟量输出对变频器调速。 二、案例描述 【案例】当温度大于60度时,变频器以45HZ的频率运行,当温度在4060度时,变频器以30HZ运行。当文档小于30度时,变频器以20HZ频率运行,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为0到10V,检测温度为0到150度,变频器频率通过模拟量给定,信号为0到10V。 三、案例分析 根据案例要求描述,通过采集到的温度大小来决定给定变频器运行频率的多少,所以在PLC的硬件选配上,需要有一路模拟量的输入和一路模拟的输出,因此在本项目中我们选择一个西门子S7-200SMART(ST20)的PLC和一个AM03(2AI/1AO)的模拟量输出模块。 1、温度采集 通过温度传感器实现温度的采集,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010V ,检测温度范围0150度,模拟量输入通道对温度检测传感器输出的信号0到10V进行离散化处理为0到27648的数字量存储到模拟量输入通道地址中(如AIW16),因此实际对应关系为027648对应0150度,然后使用西门子提供的模拟量换算库指令,S_ITR指令,可换算出实际温度值,程序如下所示: 2、变频器频率控制 变频器的频率需要通过模拟量输出来控制,通过对变频器的参数设置,可设置模拟量信号0到10V对应变频器的频率为0到50HZ(或其他上下限频率也可),模拟量输出通道作用可以把给入到模拟量输入通道地址中(如AQW16)的0到27648的数值,转换为0到10V的信号由模拟量模块输出通道输出到变频器的模拟量信号接收到。变频器根据模拟量信号输入端接收到的电压信号大小来决定变频器当前要运行的频率。所以最终设定一个050HZ范围的频率,通过PLC程序换算为027648的数字量。可通过西门子的模拟量换算库中的指令S_RTI来完成换算。 模拟量应用场景描述和详细换算描述可再找找相关资料学习和了解下。 四、案例的实施 1、接线描述 本案例中接线图如下所示,变频器的运行命令由变频器的面板来实现启停控制,运行频率通过模拟量的输出信号进行给定。 2、参数设置 变频器参数主要设置变频器的频率给定方式,运行命令的给定方式,模拟输入信号的类型及标定等等,根据变频器的说明书进行参数设置,本案例中变频器为海普蒙特的HD09变频器,参数设置如下所示: 3、控制程序设计 首先,在PLC的系统块中对输入和输出通道进行组态,输入通道组态为信号类型为电压,范围为±10V的输入信号,输出通道同样把输出信号类型组态为电压输出(0到10V),组态完后编写控制程序,这里把整个电机控制作为一个带参数的子程序来实现。新建一个子程序,命名为“Drive_Control”,并定义该子程序的接口区,如下图所示: 使用接口区定义的形参编写程序,程序如下图所示: 在主程序中调用Drive_Control子程序,并对该子程序的形式参数赋实参,程序如下图: 转自:工控论坛公众号
加载失败
0 152 0
金川集团信息与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信息与自动化公司”),作为金川集团在加快推进两化融合进程中的关键布局,承载着专业赋能产业升级、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使命。近年来,信息与自动化公司精准把握数字经济时代机遇,全力构建 “金川数智” 生态圈,以 “金川方案” 为客户排忧解难,用 “金川贡献” 推动行业前行。 信息与自动化公司秉持 “根植金川、服务有色” 的发展理念,精心打造了丰富且先进的数智产品序列,涵盖智能低压固定分隔式开关柜、智能低压抽出式开关柜等智能电气产品,自动化系统控制柜,视觉终端以及特色仪表设备等,可以为客户量身定制先进适用的专业化解决方案,并提供全流程技术服务,是冶金行业内值得信赖的数智化合作伙伴。 在追求数智化升级的征程中,信息与自动化公司与利驰软件达成深度战略合作。利驰软件凭借其领先的数字线束制造方案,为金川数智智能电气产品的迭代升级注入强劲动力,双方将共同打造行业数字化转型的标杆典范。 下面,让我们一同深入了解利驰软件助力信息与自动化公司优化设计生产流程、迈向数字制造的卓越实践! 一、提升效率,流程优化 利驰软件通过创新的流程设计,实现柜体制作与线束仿真并行作业。客户在柜体制作与装配过程中,即可同步开展线束仿真,并进行线束预制。待柜体元件装配完毕,可直接进行上柜接线,这一优化举措大幅缩短了生产交付周期,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为企业赢得市场竞争的时间优势。 二、线束仿真,精准模拟 借助 SuperHarness-3D 三维软件强大的功能,只需将柜体模型和电气数据导入其中,通过简单的放置元器件和路径绘制操作,便能实现 1∶1 精准仿真实际线长。这种高度精准的模拟,有效避免了传统线束制作过程中的误差,确保每一根线束都符合实际需求,为后续的生产环节提供了可靠保障。 固定分隔柜样例 三、线束预制,高效便捷 线长输出,无缝对接:SuperHarness-3D软件具备强大的数据处理能力,可直接生成下线机能够识别的表格,下线设备依据此表格即可进行下线,并同步完成线号管的预套以及端子的压接工作,实现了从设计到生产的无缝对接,极大提高了线束预制的效率与准确性。 钉板图预制,规范有序:软件生成的钉板图,为导线的预制提供了清晰、规范的操作指引。工人只需按照钉板图的指示,将下好的导线进行有序预制,确保了线束制作过程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有效降低了人为因素导致的错误率。 四、上柜接线,安全高效 工装接线,解决空间难题:针对固定分隔柜柜内操作空间狭小的难题,金川自动化公司先将柜内线在工装平台上进行制作,有效避免了在狭小空间内操作的不便,提高了接线的安全性与准确性。 上柜接线,确保安装质量:完成工装接线后,将制作好的柜内线安装到柜子上,再进行其他导线的连接。这一有条不紊的接线流程,确保了整个接线过程的质量可控,有效提升了产品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五、总结,成果斐然 通过借助 SuperHarness-3D 软件开展的仿真模拟与流程优化,金川自动化在生产实践中取得了多方面的显著收益: 1、线束加工流程得以精简,工人劳动强度大幅减轻,工作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同时也提高了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与生产效率。 2、线束提前预制,使得生产周期缩短了 50%,企业能够更快地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项目整体工期显著缩短,不仅降低了项目成本,还提高了客户满意度,为企业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4、材料统计精确无误,企业能够更加合理地采购和使用材料,有效控制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利驰软件与信息与自动化公司的战略合作,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数智化转型实践,为行业内其他企业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在未来,双方将继续携手共进,不断探索创新,为推动行业数字化转型贡献更多的智慧与力量。
加载失败
0 41 0
概述:近年来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重要配套设施,充电桩的建设与完善至关重要。小功率直流充电桩以其独特优势,在众多充电场景中崭露头角,而准确的电能计量不仅关乎消费者权益,也是充电桩运营管理的关键环节。深入了解小功率直流充电桩的应用场景及直流电能计量要求,对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安科瑞丁一187+6159=9093 1 小功率直流充电桩的特点及应用 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功率范围通常为 7kW-30kW,部分可达到 40kW,介于交流桩和大功率直流桩之间。相比大功率直流充电桩,它安装要求简单,部署方便,成本较低;相对交流桩,它能更快的为新能源车补充电能,减少里程焦虑,因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直接快充:通过车辆快充口(9孔DC接口)直接供电,无需依赖车载充电机,充电效率更高。 灵活适配:支持380V民用电,无需专用配电设施,安装成本低。 场景广泛:适用于无交流充电口的车型、电池容量大但交流充电慢的车型,以及家庭、社区、商场、景区等专用充电需求。 图1 安科瑞AEV200-DC030D 30kW直流充电桩 1.1 家用​ 对于家庭用户而言,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安装便捷,支持380V民用电接入,无需复杂的专用配电设施。以80-100度电的新能源车为例,在家使用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利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刚好能充满,降低充电成本的同时减少里程焦虑。​ 图2 家用小直流充电桩应用场景 1.2 社区停车场 社区停车场是小功率直流充电桩的重要应用场所。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可根据社区停车位分布灵活安装,能有效解决社区内新能源汽车充电难题。相比交流充电桩,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充电速度更快,能节省等待时间。​ 图3 社区停车场小直流充电桩应用场景 1.3 商业场所 商场、超市、酒店、写字楼等商业场所人员流动大,在此类场所安装小功率直流充电桩,能为用户提供便捷充电服务。以某大型商场为例,在停车场安装了20kW的小功率直流充电桩。消费者在购物、用餐的 23小时内,车辆可补充一定电量,满足后续出行需求。这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便利,还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提升服务品质。​ 图4 商业办公场所小直流充电桩应用场景 1.4 景区及公共停车场 景区和公共停车场具有车辆临时停靠、停留时间不确定等特点。在景区停车场安装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可满足游客新能源汽车充电需求。 图5 景区小直流充电桩应用场景 2 小功率直流充电桩的直流电能计量要求​ 2.1计量精度要求​ 小功率直流充电桩的计量精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利益和运营商的成本核算。按照相关标准,如JJG 1149-2022《电动汽车非车载充电机检定规程》要求,对于直流充电桩,其准确度等级分为1级和2级。 2.2稳定性要求​ 直流电能计量的稳定性对长期可靠计费至关重要。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可能面临不同环境温度、湿度以及电网波动等因素影响。为确保稳定性,充电桩需配备高质量的计量模块,并具备良好的温度补偿和抗干扰能力,能在-20℃至+50℃的环境温度范围内,保证计量稳定性,确保长期稳定、准确计费。​ 2.3 数据记录与传输要求​ 为实现精细化运营管理,小功率直流充电桩需具备完善的数据记录与传输功能。在数据记录方面,要详细记录每次充电的起始时间、结束时间、充电电量、充电费用等信息。运营方通过平台可实时监控充电桩运行状态与电能计量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提升运营效率与服务质量。 2.4与充电设施兼容性要求​ 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发展,不同品牌、型号车辆充电需求存在差异,这就要求小功率直流充电桩的电能计量具备良好兼容性。一方面,计量系统要能适应不同车辆充电电压、电流变化范围。另一方面,要与不同充电协议兼容。 3 小功率直流充电桩的电能计量选型 针对小功率直流桩,DJSF1352-D300型一体化直流电能表是理想选择。DJSF1352-D300型直流电能表是由安科瑞电气研发和生产的分流器和计量仪表一体化的高精度直流计量仪表,对应直流电流300A以内。 图6 DJSF1352-D300一体式直流计量仪表 3.1 体积小巧,安装便捷 DJSF1352-D300采用分流器一体式设计,体积仅为传统分体式电表的1/31/4,适配紧凑的充电桩内空间,采用标准的 DIN35mm 导轨式安装。 图7 DJSF1352-D300一体式直流计量仪表安装尺寸(单位:mm) 3.2 高精度、高可靠性计量 DJSF1352-D300直流计量精度达B级(1.0级),工作温度范围宽(-40℃~+70℃),湿度≤95%RH,平均无故障时间≥5万小时,适应复杂户外环境。 3.3 功能多,兼容性强 DJSF1352-D300直流计量仪表具备Modbus-RTU、DL/T 645-2007、DL/T698等多种通讯协议,可选择一路秒脉冲输出,一路电能脉冲输出。电压输入范围为DC 0-1000V,电流输入支持300A以内,数据记录和传输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并兼容绝大多数主流电动汽车充电要求。 图9 DJSF1352-D300一体式直流计量仪表接线示意图 3.4 设备选型 结论​ 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凭借其安装便捷、应用灵活等优势,在家庭、社区、商业场所及公共区域等场景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力推动了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与应用。而准确可靠的直流电能计量是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健康运营的核心要素,其在计量精度、稳定性、数据记录与传输以及兼容性等方面有着严格要求。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进步与应用场景拓展,安科瑞AEV200小功率直流充电桩及DJSF1352-D300直流电能计量技术也将持续创新与完善,为绿色出行提供更坚实保障。
加载失败
0 68 0
4月11日,70+配电行业专家跟随利驰软件一起走进俊郎智慧产业园!与四位大咖同台论道,解密数字工厂在 AI 时代下的突围密码! 会后实地探秘俊郎智慧车间,看配电厂如何重构从图纸到成品生产全链路! 【俊郎电气有限公司】 俊郎电气成立于 2009年,是国内一家专业从事高低压智能电气装备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以成熟的产品技术、独创的新型化管理、先进的现代化自动设备为用户提供安全、节能、高性价比的电气产品,并致力于成为电气行业领先的“绿色能源的一体化解决方案供应商”。 俊郎电气已获得授权专利125项(发明11项),且通过了国际知名认证机构英国 DAS 和北京海德国际认证审核,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职业健康安全体系、以及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并取得了IS09001:2008、IS014001:2004 和 OHSAS18001:2007 证书。俊郎电气也是全国首批、浙江首家与国网智慧物联网平台“云互联”验收企业,并获得专精特新“小巨人”,省企业研究院、省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省 AAA 级守合同重信用企业、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企业等荣誉。 在数字化转型的道路上,俊郎电气选择与利驰软件携手前行。自2011年起俊郎电气开始引入利驰软件的电小二、SuperWORKS和ExWinner等产品,用于成套元器件选型、电气设计和成套报价等关键环节。在2017年底又引入了SuperHarness和SuperPanel两款软件, 以进一步推动公司建设智能化、数字化工厂。 SuperPanel数字母排和SuperHarness数字线束两款软件的使用,使得俊郎电气可以在确定一二次系统和壳体方案后就进行铜排设计,不用等壳体就位后再测量制作铜排和线束,极大的提高了产品周转率和材料的利用率,实现了降本增效。通过这两款软件的套料功能, 铜排及线材的利用率达到了93%以上,同时因铜排与线束预制可以使项目提前1-3天完成。 【数字化简报】 1、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关于公布2024年浙江省未来工厂、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的通知https://jxt.zj.gov.cn/art/2025/1/20/art_1582899_27873.html 2、数字化应用标杆|又两家成套厂效率翻倍,利用率高达93%以上!https://blog.csdn.net/z896337018/article/details/140823098
加载失败
0 168 0
一、导语 20世纪90年代,随着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提升,传统架空输电线路因空间限制、电磁干扰、维护成本高等问题,刚性气体绝缘输电线路(GIL)成为解决方案。 欧洲、日本等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已完成多个GIL项目,但各国技术标准不统一,亟需国际规范协调。 现有规范IEC 62271-204(1997年)不能满足当时技术发展的要求。综上原因, IEC 17C分技术委员会发布了IEC/TR 61640-1998《额定电压72.5kV及以上气体绝缘高压刚性输电线路》2类技术报告(下图绿色框),满足大家在GIL技术发展期,积累实际应用的知识和使用经验,同时指导工程实际的迫切需求。 二、开端 IEC/TR 61640-1998 的发布,中文翻译版报告也广为传播。随着拉西瓦水电站开始设计,GIL规范在中国应用与发展的画卷徐徐展开。 黄河拉西瓦水电站是世界上首个800kV GIL,垂直部分有209m,GIL总长度2.75km,两回GIL系统安装在竖井壁上,设计单位为西北勘测院,这也是为什么我国的第一本GIL规范DL/T 978-2005是由水口的水规总院、西北勘测院、长江院、AZZ(拉西瓦设备提供商,当时国内代理叫能科技术有限公司)。DL/T 978-2005参考了IEC/TR 61640-1998 内容,结合拉西瓦的运行条件和要求,提出了该规范。后面的《GIL现场交接试验导则》、《GIL使用导则》、《直流GIL技术条件等规范》3本规范都是参考了DL/T 978-2005,我们应用这三本规范的时候,也要注意,最新的978已经按照IEC 62271-204-2011进行了修改。拉西瓦的施工单位,葛洲坝编写了GIL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DL/T 5779-2018。 三、发展 IEC 61640-1998 是20世纪末GIL技术发展的里程碑标准,兼具技术总结与创新。整合了欧美在SF6绝缘、机械设计、故障监测方面的最佳实践。直接推动了欧洲城市电网、超高压工程的建设。我国的第一部GIL国标:GB/T 22383-2008是中国电科院、平高、西开、新东北、西门子、泰开等科研与设备厂商主编。大部分条文与IEC/TR 61640-1998一致,格式与术语、规范引用文件、额定频率、额定电压、试验程序等采用国标进行了修改。 后续的IEC 62271-2011明确替代 IEC 61640-1998(见IEC 62271-2011引言第5.1节),支持直流±120kV输电;引入动态振动谱与50kA/2秒短路耐受;SF6泄漏率≤1%/年。相应的,DL/T 978-2018与GB/T 22383-2008也进行了修订。 三、创新 目前,IEC 62271的最新版本是IEC 62271-204-2022,电压覆盖至1000kV(兼容±1100kV直流),替代了IEC 62271-2011标准。 国家电网公司过江特高压、超高压多采用GIL形式,以苏通为例,设计与安装经验凝结成了国网企标。Q/GDW 12231—2022的编写单位为江苏电科院、江苏超高压分公司、平高、山东电工、南瑞恒驰、山东泰开,都是苏通工程的供货、科研、运行单位。苏通工程的成果也包括国网企标《1000kV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IL)工程设计规范》(没有找到正式版,只有报批稿)。苏通的施工单位江苏送变电主编了DL/T 5802-2019 GIL的施工及验收规范。 四、结语 目前在编的行标《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设计规程》是否能够完成立项建议书的设想,可能首先要选择性吸收最新的IEC规范的新内容,体现近几年GIL在新工程中的发展,还要突出设计规程与上述设备类与施工类规范的差异。
加载失败
0 335 0
Cooperative customer
隐藏
VIP
问答
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