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式气体测定装置样本
声明:您必须遵守我们的协议,如果您下载了该资源行为将被视为对《电天下账号管理规范》全部内容的认可,本网站资源来自原创,仅供用于学习和交流,请勿用于商业用途。如有侵权、不妥之处,请举报本资源,我们将及时审核处理!
红外式气体测定装置样本:用于燃气器具
文本预览
用于燃气器具设备
红外式气体测定装置
ZSU-BY3000
可连续测量排气中的NOx,SO ,CO,CO ,CH ,O 的气体浓度
2 2 4 2
■ 概要
用于燃气器具的排气测定,可连续测NOx,SO2,CO,CO2,
CH4,O2等最多5种组分的气体浓度。
可进行高稳定、高精度测量,广泛的用于研究,开发等领域。
■ 特点
①可同时连续测量多种组分的气体浓度。
可连续测量NOx,SO2,CO,CO2,CH4,O2等最多5种组
分的气体浓度。
(请于订购时指定测量组分和测量范围。)
②优异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重复性:±0.5%FS
零点漂移:±1%FS/周
量程漂移:±2%FS/周
③不受其他气体干涉的影响
采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不受其他气体干涉组
分的影响,稳定性优越。
④大型液晶显示,便于观察
采用大型液晶画面,便于观察测量组分、浓度显示以及运
算数值。采用对话式画面显示,操作更简单。
⑤ 底部带有脚轮,可移动多个测量点进行测量。
⑥可配备自动校正功能。
■ 主要规格
被测气体 排放气体中的NOx,SO2,CO,CO2,CH4,O2 响应速度 60秒以内(来自装置入口,试样气体流量为2L/min时)
测量原理 非分散红外方式:NOx,SO2,CO,CO2,CH4 零点漂移 ±1%FS/周
氧化锆式或磁氧式:O2 量程漂移 ±2%FS/周
测量范围 NNNOOOxxx:: 0~200/1000ppm 试样采集量 2L/min
(标准范围) SO2: 0~200/1000ppm 采样方式 电子除湿器 约2℃ 干式采样
CO :0~200/1000ppm 校正 标准:手动校正
CO2: 0~5/20% 选配件:自动校正
CH4: 0~200/1000ppm 测量信号输出 DC4~20mA(非绝缘)
(利用选配件,还可在0~50ppm范围内进行测量)
电源电压 AC100V ±10V 50/60HZ
重复性 ±0.5%FS 外形尺寸 标准:570(W)×1335(H)×810(D)mm
线性度 ±1.0%FS 重量 约150kg
CCNO:344■ 外形图(单位:mm)
810 570
背背面面罩罩壳壳
排水
Rc1/2(PP)
脚轮 调节器
左视图 正视图 后视图
■ 气体采样系统
高分子膜
Rc1/4 雾状物过滤器 泵 切换阀 流量计 过滤器 红 气外 体线 红外线 Rc1/4
分析仪 气体
试样气体入口 CO, 分析仪 试样气体出口
(0.5L/min) (CO O2
2
), 转N 换O X器 高 过分 滤子 器膜 N SO OX 2,
电子除湿器
切换阀
冷凝器
球阀
调压阀
Rc1/2
排水
6-RC1/4 零 量程1 量程2 量程3 量程4 量程5
6-调压装置
N NO/ SO/ CO/ CO/ O/ 6-标准气体
2 N 2 N2 2 N 2 N2 2 N2 2 (3.4L)
0521 )5331(
试样气体入口/出口,
校正气体入口
8-Rc1/4
15
■ 测量原理
可连续测量试样气体中氧浓度
以红外方式测量NOX,SO2,CO,CO2的气体浓度
(0~25%)的氧化锆氧分析仪
加热器
基准室
微调
参参比比气气
试样气体
输输出出
试样室 电电极极 氧化锆元件
试样气体 试样气体
入口 出口
检测由氧化锆元件内外电极产生的氧浓度差
电池的电动势
咨询事宜,请与下述或左侧的公司事务所联系。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789号均瑶国际广场29楼B3-C2室
���:����������������(总机)� ���:����������������
邮编:������
仪表主页�����������������������
因产品改良等原因,该资料内容可能变更,敬请谅解。 �����������������������������
P
P−ΔP
电动机 <传感器>
分配室
由于是低阻抗传感器,故抗干扰性优异。并且,由 (兼干涉滤光器)
于无运动部件,故有很强的抗振动能力,可半永久使
用。
将基于被测气体组分的红外线吸收量转换为电信号。
干 灵敏度高,量程比可达1:25。
红外式气体测定装置
ZSU-BY3000
可连续测量排气中的NOx,SO ,CO,CO ,CH ,O 的气体浓度
2 2 4 2
■ 概要
用于燃气器具的排气测定,可连续测NOx,SO2,CO,CO2,
CH4,O2等最多5种组分的气体浓度。
可进行高稳定、高精度测量,广泛的用于研究,开发等领域。
■ 特点
①可同时连续测量多种组分的气体浓度。
可连续测量NOx,SO2,CO,CO2,CH4,O2等最多5种组
分的气体浓度。
(请于订购时指定测量组分和测量范围。)
②优异的测量精度和稳定性
重复性:±0.5%FS
零点漂移:±1%FS/周
量程漂移:±2%FS/周
③不受其他气体干涉的影响
采用高灵敏度、高可靠性的传感器,不受其他气体干涉组
分的影响,稳定性优越。
④大型液晶显示,便于观察
采用大型液晶画面,便于观察测量组分、浓度显示以及运
算数值。采用对话式画面显示,操作更简单。
⑤ 底部带有脚轮,可移动多个测量点进行测量。
⑥可配备自动校正功能。
■ 主要规格
被测气体 排放气体中的NOx,SO2,CO,CO2,CH4,O2 响应速度 60秒以内(来自装置入口,试样气体流量为2L/min时)
测量原理 非分散红外方式:NOx,SO2,CO,CO2,CH4 零点漂移 ±1%FS/周
氧化锆式或磁氧式:O2 量程漂移 ±2%FS/周
测量范围 NNNOOOxxx:: 0~200/1000ppm 试样采集量 2L/min
(标准范围) SO2: 0~200/1000ppm 采样方式 电子除湿器 约2℃ 干式采样
CO :0~200/1000ppm 校正 标准:手动校正
CO2: 0~5/20% 选配件:自动校正
CH4: 0~200/1000ppm 测量信号输出 DC4~20mA(非绝缘)
(利用选配件,还可在0~50ppm范围内进行测量)
电源电压 AC100V ±10V 50/60HZ
重复性 ±0.5%FS 外形尺寸 标准:570(W)×1335(H)×810(D)mm
线性度 ±1.0%FS 重量 约150kg
CCNO:344■ 外形图(单位:mm)
810 570
背背面面罩罩壳壳
排水
Rc1/2(PP)
脚轮 调节器
左视图 正视图 后视图
■ 气体采样系统
高分子膜
Rc1/4 雾状物过滤器 泵 切换阀 流量计 过滤器 红 气外 体线 红外线 Rc1/4
分析仪 气体
试样气体入口 CO, 分析仪 试样气体出口
(0.5L/min) (CO O2
2
), 转N 换O X器 高 过分 滤子 器膜 N SO OX 2,
电子除湿器
切换阀
冷凝器
球阀
调压阀
Rc1/2
排水
6-RC1/4 零 量程1 量程2 量程3 量程4 量程5
6-调压装置
N NO/ SO/ CO/ CO/ O/ 6-标准气体
2 N 2 N2 2 N 2 N2 2 N2 2 (3.4L)
0521 )5331(
试样气体入口/出口,
校正气体入口
8-Rc1/4
15
■ 测量原理
可连续测量试样气体中氧浓度
以红外方式测量NOX,SO2,CO,CO2的气体浓度
(0~25%)的氧化锆氧分析仪
加热器
基准室
微调
参参比比气气
试样气体
输输出出
试样室 电电极极 氧化锆元件
试样气体 试样气体
入口 出口
检测由氧化锆元件内外电极产生的氧浓度差
电池的电动势
咨询事宜,请与下述或左侧的公司事务所联系。
上海市徐汇区肇嘉浜路789号均瑶国际广场29楼B3-C2室
���:����������������(总机)� ���:����������������
邮编:������
仪表主页�����������������������
因产品改良等原因,该资料内容可能变更,敬请谅解。 �����������������������������
P
P−ΔP
电动机 <传感器>
分配室
由于是低阻抗传感器,故抗干扰性优异。并且,由 (兼干涉滤光器)
于无运动部件,故有很强的抗振动能力,可半永久使
用。
将基于被测气体组分的红外线吸收量转换为电信号。
干 灵敏度高,量程比可达1:25。
AIGC
红外式气体测定装置是一种利用红外线吸收原理对特定气体浓度进行非接触式测量的技术设备。其样本内容描述可能包括:
1. **基本组成**:这种装置通常由红外光源、气体样品室、红外探测器和信号处理系统等核心部分构成。红外光源发射特定波长的红外光,与待测气体分子相互作用时,会因分子对该波长的吸收特性而产生不同程度的能量变化。
2. **工作原理**:当待测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物等)通过样本室时,其中的分子会选择性地吸收特定波长的红外光,导致通过样本室的光强减弱。探测器能够捕捉到这一变化,并转换为电信号,经过信号处理后得到气体浓度的数值。
3. **应用范围**:红外式气体测定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监测、安全防范、燃烧效率评估、石油化工等领域,用于实时监控环境中有害气体浓度,确保生产和生活的安全性及环保要求。
4. **样本展示**:样本中可能包含实际使用该装置在不同气体浓度下的测量数据对比,以及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操作流程图或视频演示,以展示其性能指标和使用效果。
总之,红外式气体测定装置样本将详细介绍该技术的工作机制、特点及其在具体场景的应用案例,以便用户更好地理解和评估其功能和效能。